在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的使命,是扮演好“连接”的角色。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应该是让一些平台类互联网公司来连接3600行。
今天,互联网大潮的第一幕——PC互联网,或者说基于桌面的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第二幕,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渐入高潮。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而又充满机遇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某种意义上,我们预测互联网的未来趋势,其实也是在畅想:未来的中国经济会走向何方?
“互联网+”是当下很火的概念,其核心就在于通过垂直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市场经济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传统产业运营效率还有相当的差距。如果可以用互联网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重新改造,就可能实现后来居上。问题是,谁来做这件事情?是期待互联网公司重新打造各行各业?还是寄望于我们的传统产业真正拥抱互联网?
在我看来,中国互联网,乃至中国经济的格局,未来有两种可能的走向。
第一种是:从早年的PC网站到今天的APP,互联网在尝试结合传统行业的过程中,有一种运营模式始终如一:通过自己的平台,把线下某一行业的主要生产商、服务商或者销售商吸引到这个平台上,让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垂直平台。这种模式的结果,是整个中国经济体日趋分化为“互联网平台公司”和“传统产业公司”两大类型。问题在于,当传统产业逐渐依附于这些平台,依靠他们获得流量,获得客户、生意和利润,会不会使得传统行业的公司,沦为这些平台的打工仔?这样的生态结构,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所以,未来还有第二种可能的结局:那就是传统产业结合各自的特点,基于他们对本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积淀,运用互联网提供的理念、技术和基础资源,让整个行业真正地升级换代,重新焕发青春。事实上,从世界范围内看,至少到目前为止,真正的“主流产业”并不是互联网,而是教育、医疗、金融、汽车、房产这些代表经济支柱的传统产业。只有他们自己,才是转型的主角。
实现第二种可能性的关键,是每个传统产业,要找到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那个“Right Button(正确按钮)”。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技术积累、大数据与计算能力。在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互联网可以帮他们解决问题,但是,只有传统行业自己,才了解自己真正的困境,才能提出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的使命,是扮演好“连接”的角色。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应该是让一些平台类互联网公司来连接3600行。让互联网的力量,帮助每一个生长在其上的行业更强大,帮助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这应是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使命,也是互联网从业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