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参照下维基的状况。
维基的流量已经足够大了,但每年不停的号召人捐款加服务器,却坚决的不通过加广告的方式来获得收入,对此Wikimedia Foundation的官方解释是: We are not against the world of online advertising, nor are we against other organizations that host ads. We just know ads are not an appropriate thing to find in a project devoted to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 and especially one that strives for balance and neutrality。
维基的观点很简单:广告这东西谁愿做谁做,但和我们不搭。
往虚了说这种不搭是气质上的,你很难想象唐伯虎这种名士每天叫卖古玩字画,因为正常人很容易想象江湖骗子是以各种方式叫卖古玩字画。
知识,流量与广告这三者间内蕴的矛盾使社会化问答很容易成为绝地。它以流量造就一种有潜力的假象,但这种繁盛其实与盈利无关。
这里必须澄清的一点是上面的观点只是从盈利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化问答网站,如果从社会意义等角度来考察那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根据德鲁克书籍,在90年每两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作为志愿者服务于非营利性部门,每周至少工作3小时,是事实上的美国最大雇主(参见: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政府,企业三分天下。这种体量潜在的意味着,非盈利性部门一样可以有巨大的流量和事业的成功,只不过成功的定义与企业不同。
如果知乎等社会化问答网站把自己定位为非盈利性组织,其实也是一种走出绝地的手段,但这样一来就等于重定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目标,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很可能违背一众人等的初衷,是完全的另一个话题,不再展开,这里主要关注的还是在盈利的前提下,社会化问答网站可以走向何方。